南方工報“我為‘高質量發展’建言”系列評論之五:
立足崗位,爭當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
□南方工報評論員劉靚
推動高質量發展,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,尤其是廣大職工,不能置身事外,而應立足崗位、做好本職工作,爭當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的勞動者,努力令自己成長為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高素質人才。
一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,把學習作為人生的第一需要、工作的第一動力、提高素質的第一手段,及時掌握新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,努力做個新時代知識型勞動者。二要努力做新時代的技能型勞動者,樹立“三百六十行、行行出狀元”的意識,積極參加技術培訓、崗位練兵、技能比武,掌握一門好技術、練就一身真本領。三要努力做新時代的創新型勞動者,增強創新意識,培養創新思維,主動參與技術革新、技術協作、發明創造活動,在創新創造上勇攀高峰,在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中書寫出彩人生。
具體到不同的勞動群體,立足崗位、做好本職工作的使命與擔當也不盡相同。
于普通職工,要強化和踐行愛崗敬業精神,從尊重自己的職業做起,全力以赴地對待自己的工作,不斷地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,不斷地提出更高的目標,緊跟時代的發展,注重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創新。遇到困難,要有戰勝困難的意志、信心和行動,并在實踐中不斷錘煉堅強意志,持續推動工作深入開展,真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。
于勞模和先進,要充分發揮示范、引領、創新和品牌作用。用“愛崗敬業、爭創一流,艱苦奮斗、勇于創新,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獻”的勞模精神,以自己的干勁、闖勁、鉆勁鼓舞激勵廣大職工,給廣大職工樹立辛勤勞動、誠實勞動、創造性勞動的理念,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勞動信仰、勞動情懷和勞動品格,讓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根植于心,把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,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。尤其是,要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技術、人才優勢,廣泛深入開展課題領辦、技術攻關、革新創造和成果交流展示活動,帶動更多的職工踴躍投身合理化建議征集、勞動競賽等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;引導職工從日常工作中的問題入手,大膽進行改造發明,營造“處處是創新之地、人人是創新之源、時時是創新之機”的氛圍,引領全體職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創新、創造、創效之路。
于技能和工匠人才,要用“擇一事終一生”的執著專注,“干一行鉆一行”的精益求精,“偏毫厘不敢安”的一絲不茍,“千萬錘成一器”的卓越追求,練就過硬專業技能,傳承技能技藝,引領廣大職工以勤學長知識、以苦練精技術、以創新求突破。要把工匠精神傾注于一個個零件、一道道工序、一次次試驗,推動廣大職工用實干成就夢想,在平凡中彰顯不凡,匯聚砥礪奮進的強勁動能。要主動參與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交流活動、師徒技能傳承活動,影響和帶動更多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爭當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南粵工匠、大國工匠,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,用精益求精擎起“中國制造”,用創新突破詮釋“中國創造”,用創新突破詮釋“中國創造”,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。
責任編輯:張苑